我局一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以“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出发点,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城区和谐社会的发展。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以紧紧围绕审计业务工作开展,通过及时把我局“民生审计”工作、廉政建设工作等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开,促进了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认知与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发展,实现了政务公开工作与审计工作的“双赢”。
一、领导重视,政务公开机制健全有效
我局领导非常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政务公开作为提高审计成果运用、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途径来抓,注重相关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为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建立完善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
2009年,我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设立了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局领导任组长,办公室主任和信息技术员为组员。
领导小组作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局政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工作机构设在局办公室。明确规定办公室负责局职能范围内拟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代拟及初步审查工作,代拟局职能范围内的政务信息公开申请答复稿;做好拟公开政务信息的保密审查工作;并受理和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投诉。
我局还积极派员参加区政府组织的政务公开学习培训活动;按照政务公开有关法规的要求及区政府的有关工作指引,注意做好政务公开资料的归档工作,保证信息公开有记录、信息公开有依据。
(二)建立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审计署《审计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试行)》,我局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和完善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的具体操作办法,明示了审计工作规范,明晰了信息保密和信息公开的界限,使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
一是制定了《清城区审计局审计工作程序》。明确了我局审计工作程序、审计监督权利和审计行政复议的规定等,推进和规范了我局审计信息工作的公开,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我局的政务信息
二是制定了《清城区审计局保密制度》。明确了我局拟公开的政务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以及审查应涉及的内容和审查程序,使我局人员进一步明晰了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的界限,更加谨慎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确保公开该公开的信息,保守该守住的秘密。
三是我局深化审计成果利用。明确了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府报送信息、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如对2008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由区人大《会刊》全文登载。进一步丰富了政务公开的内容,确保政务公开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及时性和权威性,同时深化了审计成果的利用。
二、齐心协力,政务公开渠道畅通无阻
我局各部门通力合作,从审计工作实际作整体考虑,创新性地不断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有目的、有步骤地共同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朝着规范、透明、高效、为民方向发展。
(一)制定我局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务信息公开目录
我局按照区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2005年我局及时制定了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在区政府网站首页开设“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发布和更新政务信息。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我局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内容以及依申请公开的程序等内容,加强政府网站审计信息公开载体建设。把区政府网站作为展示审计形象的重要窗口,为民服务的总平台,联系群众的现代化桥梁。改版升级的区政府门户网站,丰富了政务信息内容,提高完善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功能。
目前,我局信息公开目录包括机构职能、法规规章文件、业务工作等六大类。今年新增加的主动公开的内容包括: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加强审计纪律的八项规定》、《广东省预算执行审计条例》、《清城区审计局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等。
(二) 结合审计程序实施政务公开
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还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将政务公开的要求与提高审计工作规范性和透明度结合起来。
1.审前向被审计单位派发审计工作纪律的八项规定,这是一项有审计工作特色的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审计工作规范要求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前,必须先向被审计对象送达审计通知书,在送达审计通知书的同时向被审计单位派发审计纪律的八项规定,详细说明审计机关审计工作中的八项纪律,主动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监督。
2.审计公示公开审计工作信息。根据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关于《领导干部(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前公示办法》要求,我局严格按照要求对被审计人员进行审前公示。公示办法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在审计组进点审计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公示审计依据、被审计领导干部(人员)的姓名、任职情况、审计范围与内容、公示时间、联系人、反映问题要求等信息内容,请求协助,提供审计查证线索;并规定对单位或个人反映线索清晰的问题,审计机关应当进行核实。公示办法的实施增强了审计透明度,加强了对领导干部(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监督。
(四) 不断完善门户网站信息建设
区政府政务外网是我局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的主要渠道。2005年起,我局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信息建设,及时上传、更新我局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
三、结合实际,政务公开效果理想
我局把政务公开工作与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重点地公开审计信息,政务公开工作与审计工作“双辅双成”。
(一)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公开“民生审计”成果
审计结果公告是具有审计工作特色的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局领导非常重视审计结果公告工作,把它作为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的龙头和突破口。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先后向社会公告了2003年至2006年度区公安分局戒毒所专项资金效益、2005年度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区林业局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共3个审计结果。这是我局成立25周年以来,首次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不断加大结果公告力度。
(二)进一步健全沟通机制,做好每年向人大报告的工作
人大预算监督与审计监督互相配合有助于提高监督的实效,人大需要利用审计监督的成果,审计成果也可以在人大监督的过程中达到落实和深化利用的效果。审计机关每年代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情况的做法已实施十多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审计工作的重要途径。区人大对审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我局继续加强对财政支出中有关民生、社会保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审计工作,建议我局加强对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工作,不断提高我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为区委区政府的宏观调控服务。
(三)做好特约审计员聘任工作,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我局按照审计署、中共中央统战部的要求,专门聘任了四名不同阶层、不同党派、不同行业的人士担任我区的特约审计员,充分发挥特约审计员的民主监督作用。
今后,我局将继续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促进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和了解,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清远市清城区审计局
二○一○年